衰老是一个动态的异质过程,不同人的衰老速度千差万别,并且衰老速度随时间变化而改变,不同个体的衰老轨迹也可能存在差异。如何度量衰老,并探索减缓衰老的方法,对于提升全民健康、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植物性膳食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功能性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其与衰老轨迹的关联仍不清楚。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健康科学大数据系吴息凤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前瞻性研究,相关成果近期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BMC Medicine。该项研究通过大型前瞻性队列数据,分析了植物性膳食模式与生物学衰老轨迹之间的关联。
该研究中纳入中国台湾美兆队列在八年期间完成四次体检的12784参与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群组化轨迹建模方法识别了不同的衰老轨迹亚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衰老轨迹分组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联。同时,以膳食干预为切入点,利用膳食问卷中全谷物、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根茎类等食物组的摄入频率数据分别构建植物性膳食指数(Plant-based Diet Index, PDI)、健康植物性膳食指数(healthful Plant-based Diet Index, hPDI)和不健康植物性膳食指数(unhealthful Plant-based Diet Index, uPDI)对参与者的植物性膳食模式进行评估。采用无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社会人口统计学和生活方式等变量来分析植物性膳食模式和衰老轨迹的关联。
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识别了三种衰老轨迹亚组:衰老减速轨迹组、中度加速衰老轨迹组和高度加速衰老轨迹组。与衰老减速轨迹组相比,中度和高度加速衰老轨迹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升高。并发现采用植物性膳食模式,尤其增加以新鲜水果和蔬菜为代表的健康植物性膳食摄入,可降低个体归属于中度或高度加速衰老轨迹组的可能性。这为促进健康老龄化引领健康的生活方式,制定科学、合理膳食计划和干预提供了证据支持。
减缓衰老进程,过上更年轻、更健康、更长寿的生活其实没那么难,不妨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健康植物性膳食!